今日热议:乡间来了“金融特派员”
乡间来了“金融特派员”(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曦 通讯员 刘凡
(资料图)
“没想到白茶商标使用权也能贷到款,真是帮了大忙。”来自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的陈先生经营着一家茶厂,近期由于生产线升级改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了解情况后,福鼎市桐城街道金融特派员蔡方庭服务上门,很快帮助其申请到100万元“茶企贷”。
选派金融系统干部下乡挂职,是福建“科特派”制度在金融领域的推广应用。记者获悉,自2020年5月以来,宁德以获批“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为契机,选派金融干部3批累计269人到全市126个乡镇(街道)挂职,持续推动政策、资金、服务、科技、知识、人才“六下乡”,因地制宜整合盘活生产要素,引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沃土。
据介绍,宁德金融机构科级干部到乡镇挂职多为党政副职,其他干部担任金融乡村助理,挂职时间为1年。目前,农信社、农行、邮储银行等在宁德的分支机构均已派出金融特派员。
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中心支行行长吴晋勇表示,人员选派上突出精准性、适配性。一方面根据各地产业发展现实情况,结合不同金融机构业务重点,选派适配人才对口挂职,另一方面强化机制保障,组织部门和派出单位明确专人负责日常联络,防止“挂用脱节”。
依山傍海的霞浦县是中国南方海参之乡,年产值约72亿元。回忆起当初筹措资金的艰难,三沙镇围江村海参养殖户苏大哥说:“手里只有海参存货,没有可抵押的资产,贷款一直无法到位。”如今,当地银行推出了“海参质押贷”,他用积存的海参贷到了260多万元。“月利率低至4厘多,还可以滚动使用,金融特派员为我解了燃眉之急。”苏大哥感叹道。
“不仅海参,渔排等农业设施也可以成为质押品。”自2021年以来,宁德市开展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工作,霞浦县沙江镇金融特派员吕进修和同事走访收集三沙镇有贷款需求的养殖户信息,积极探索可盘活的海上生产要素,共带动2000多户发展产业。
记者了解到,为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宁德已推出“菌菇贷”“白茶贷”“葡萄贷”等50余种生产要素融资产品。截至2023年3月底,作为福建省首个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平台,宁德市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平台累计融资13.01万笔,金额141.96亿元;宁德市涉农贷款余额达1672.58亿元,同比增长23.74%,增速较挂职工作开展前增长62.49%。
走村入户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等金融知识、提供便捷式支付结算等移动金融服务……在蕉城区飞鸾镇金融特派员周芳看来,自己不仅是政策对接的“联络员”,也是普惠金融的“宣传员”:“和乡亲们保持‘零距离’,才能更好地打通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在飞鸾镇,周芳设立的普惠金融工作站广为人知。她选派6位信贷员作为金融助理,驻点21个行政村(社区),在群众家门口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在周芳近1年的挂职时间里,工作站已为当地群众和企业提供了5746万元授信服务。目前,工作站又升格为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成为当地村民创业就业和寻找资金的“咨询室”。
此外,吴晋勇表示,针对农户的信贷需求,金融特派员以“整村推进、批量授信”模式为抓手,在挂职乡镇开展信用农户评定和金融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工作,对获评信用户、信用村镇在贷款利率、授信额度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以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信用生态。
以蕉城区虎贝镇为例,金融特派员尤瀚到任后,向村委、村贤深入了解该村产业情况,调研村两委及村民的信用状况和金融需求,逐户摸排村民人品评价……在他的奔走推动下,截至2022年末,虎贝镇已获评金融信用镇,镇内共10个行政村获评金融信用村,评定信用户2314户,贷款余额1.7亿元,其中信用贷款余额2943.9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