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就该低价?这是方向性错误,业界喊话不要过分人为干预
·“当你一味强调低价,打击国内药企创新积极性时,国产新药研发不出来,大家又只能购买国外高价药。所以我们不能过分地人为干预定价,当把整个产业扶持起来后,价格自然会自动降低。”
与会部分专家合影留念。图片来源:第五届医药创新生态大会“好的创新药必备特质就是低价?”“我认为这是方向性错误。”4月24日,在上海张江举行的第五届医药创新生态大会(CPIE)上,与会专家就创新药发展进行热烈讨论。对创新药定价问题,多位专家从发展阶段和政策导向等多角度展开探讨。创新药定价涉及到各方因素,需要综合系统的考量,但有一点大家一致认可:价格将成为未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科学技术发展瞬息万变,与会专家均表示:拥抱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凯先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将是巨大的,目前比较广泛的应用是让人工智能筛选靶点。未来,人工智能还将更深入地参与医药研发的各个链条,比如临床试验。因此,“国际医疗行业的主流看法认为,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领域,我们要高度关注它。”
【资料图】
关于管线内卷问题,大多数专家表示这是正常现象,“内卷”证明大家还有药可做,关键不在“内卷”,在于如何制定方案和政策来指导“内卷”。
如何看待创新药定价
原创新药如何定价?如何兼顾患者用药和药企持续创新?这是整个论坛最激烈的争论点。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李进从患者角度出发认为,一款好药需要兼具疗效、安全性和低价等特质。李进强调:一款好药不管疗效有多好,如果患者用不起,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就无法发挥其价值。
此话一出,引来会场不少专家,尤其是企业家的争论。西湖大学遗传学讲席教授兼副校长许田首先表示质疑:“我不认同,不是价格越便宜越好,我们需要足够的支付能力来鼓励创新,我们首先要培养国内市场,在此基础上企业才有能力走向国际,不存在丢掉国内市场,在国际实现盈利的可能。”
李进认为,同样疗效大家肯定会选择更便宜的药。对此,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球总裁吴晓滨认为:“我觉得这是伪命题。当然,同样疗效下便宜的更好,但是当你一味强调低价,打击国内药企创新积极性时,国产新药研发不出来,大家又只能购买国外高价药。所以我们不能过分地人为干预定价,当把整个产业扶持起来后,价格自然会自动降低。”
关于创新药定价的“老大难”问题,复星国际执行董事、联席CEO陈启宇和许田都认为,要从历史维度和政策导向角度来思考。许田表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依靠廉价的制造业发展,实属无奈之举,现在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目的已经升级,要从源头解决技术创新问题,就必须有资金支持。也有人认为低价也是企业竞价得到的,并非政府给的指导价。
但“任何结果的产生都是由政策主导催生的”,陈启宇说,“我们也经历过仿制药价格很高的阶段,为什么仿制药还是高价?因为政策导向让很多企业走到了那一步。现在,我们开始向创新药发力,已经逐渐出现两极化,一味低价并非企业本意,而是已经有了很长的投入周期,企业不得不低头,如果还这么走下去,很多回流的科学家可能又会离开,我们又会陷入吃高价外国药的阶段。”
陈启宇以印度为例:印度是制药强国,但印度为什么没有创新药?因为它的价格太低了,没有市场基础,中国不可能再回到那种状态,“所以,创新药的合理定价机制是我们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
对于内卷:谨慎且乐观
管线内卷一直是原创新药发展的关注点之一,此话题也在会场引起了广泛讨论。对于“内卷”,大部分专家都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内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培育原创新药企业的“土壤”之一。一方面,它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又能激发竞争,刺激创新。
陈启宇认为,目前来看,“内卷不会有尽头”,它意味着此领域还有内容可做,如果内卷完全消失了,可能企业创新的源动力也被消磨的差不多了,“内卷的过程实际是提升我们行业创新水平和层次的过程。”在陈启宇看来,中国制药最难的阶段并非现在的内卷时期,而是20多年前“从无到有”的时候,“所以我认为大家不要总盯着内卷这个现象。想着消灭内卷,我们需要一方面肯定内卷的意义,另一方面找到方案来引导内卷。”
“情况已经在不断改善。”李进说道。2021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颁布了《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这其实就是国家在不断规范和引导药物研发方向,避免资源浪费。李进表示,2022年,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进行了2022年中国新药申报述评,该述评也即将发布,述评里25项原创新药都是由中国生物制药公司提出的,所以,“我认为虽然内卷还在继续,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新靶点、新设计的出现。”
据悉,本届大会由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中康科技以及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联合主办,主题为“正向淘汰&创新求真——研发聚焦与商业转化的二元竞争”。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